沪江材料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11-26 来自: 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1
公司从事复合材料、塑料包装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销售部跟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如果销售合同为新产品订单,则技术部负责新产品研发;生产计划科根据销售合同以及技术部的新产品设计的具体方案,制定生产计划;采购科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采购;生产车间领取原材料和生产的基本工艺单,并调整机器设备相关参数,进行试生产。如果试生产产品通过质量检验,则立即进入量产阶段,如果未通过质量检验,则需检查并纠正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进入量产阶段。工艺质量科对量产阶段的产品做质量检验,并汇总统计核对物料;产成品入库后发往客户,最终实现产品营销售卖收入。
公司采购科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有:塑料粒子、铝箔、聚酯、尼龙、镀铝膜(镀铝聚酯)、无纺布、纤维布等。依据公司生产的需要,采购科与通过公司审核的供应商询价、议价、核价,检验样品合格后,下达采购订单,并根据跟单情况做应对调整。货到后由工艺质量科负责进货检验和现场审核,最后财务部进行应付账款的审核和支付。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制度,通过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现场考察和样品审核,筛选质量合格、信用良好的企业,公司每类原材料供应商储备有三至五家,并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生产模式为订单生产,按照每个客户订单情况安排生产复合材料及塑料包装制品。生产的具体流程为:先由技术部人员根据相关参数设计膜配方、制定作业指导书、调整生产设备,待部门领导审批后,由生产部执行生产工作,进行吹膜、里印、复合、熟化、表印、分切、压花和制袋等生产的基本工艺,产成品通过检验合格后入库。
公司产品营销售卖以直销为主,产品在国内市场均为直销,在国外市场大部分为直销,仅有日本、韩国等小部分市场存在特殊的比例的经销。在直销模式下,公司销售部自主建设销售网络并拓宽销售经营渠道,与客户取得直接-联系,实现用户需求并达成销售。在经销模式下,公司与经销商保持一定联系,就市场需求、公司产品信息与经销商充分沟通,谨慎核查经销商资质、经营状况、信用情况等信息选择合格经销商。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公司努力打造完善的产品结构、全面整合产品规格,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生产定制化的产品,满足客户在包装产品大小、承重能力、阻隔性、异形等方面的要求,以达到公司盈利的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际经济情势逐步恢复,国内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3年公司牢牢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足新起点,努力适应新形势,不遗余力抓好经营,推动项目建设,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公司以南京沪江材料为研发运营总部,以分别位于南京江宁和南京溧水的沪江材料、沪汇包装两大生产基地为依托,未来还将与全资子公司惠州沪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广东惠州的生产基地形成有效的协同发展,形成华东、华南两大中心的区域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产能布局,满足客户产能配套需求,公司两个在建项目——沪汇包装厂区工程三期、惠州沪江年产11925万只功能性工业软包装生产线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新增的生产基地投产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区域布局,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也有利于扩充公司产能规模,提升市场份额,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85,976,109.68元,相较期初的497,938,965.94元,同比增长17.68%;公司负债总额123,522,224.98元,相较期初的61,829,768.73元,同比增长99.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总额为461,717,165.43元,相较期初的435,211,296.55元,同比增长6.09%。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21.08%,与期初资产负债率12.42%相比略有上升,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稳定,偿债能力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920,905.09元,相较上年同期的280,424,428.85元,同比下降1.61%,主要原因系受行业下游需求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部分产品销售单价有所下降,致使营业收入略有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07,031.90元,相较上年同期的28,684,453.60元,同比增长2.52%。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产品技术研发、生产设备改进等降本增效措施,本期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1.66%,较上年同期的27.79%有所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850,445.36元,相较上年同期的23,277,531.21元,同比增长15.35%。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442,654.37元,相较上年同期的47,824,054.35元,同比下降27.9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140,172,466.66元,相较去年同期的净流出41,283,829.23元,同比增长239.53%,主要受公司报告期内沪汇包装募投项目建设和惠州生产线项目建设支出的共同影响,以及购买理财产品未到期金额增加所致。本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5,676,542.40元,相较去年同期的净流入91,978,443.88元同比下降93.83%,主要系公司上年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所致。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分类,公司所属行业为“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中的子类“C2921塑料薄膜制造”;根据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公
司属于“11101410新型功能材料”;根据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中的子类“C2921塑料薄膜制造”。公司生产第一道工序为塑料薄膜制造,少量薄膜直接销售,绝大部分根据客户要求通过复合、印刷、制袋等流程制作成为各类高阻隔工业软包装。
塑料薄膜是指用PE、PP、PVC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具有防潮抗氧、气密性好、轻质透明、韧性良好等优异性能特点,用于生产包装材料和覆膜层。根据使用原料的不同,塑料薄膜产品可分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等类型;根据用途的不同,塑料薄膜可分为农用薄膜、包装薄膜、透气薄膜、水溶薄膜和压电薄膜等。
全球塑料薄膜市场在饱和的工业市场和新兴国家之间存在发展差异。塑料薄膜制造行业的参与者众多,全球主要的生产商位于中国、北美、日本和欧洲等国家。虽然在该领域有很多参与者,但其核心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主要是由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制造商主导。
我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起步于1949年,从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1949-1974年是国内塑料薄膜制造行业的起步初期,这一时期行业停留在技术含量低、产能规模小的阶段。1975-2000年间,国内的企业由于缺少核心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中存在产量及成品率低、产品品质差、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生产技术,1985年我国引入了日本的技术,由此开启了技术引进的进程,促进了国内塑料薄膜制造行业的发展。2001年至今国内塑料薄膜制造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品质和产品种类显著提升。同时,随着资本的不断注入,塑料薄膜制造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和产能规模大幅提升,产品年产量逐年提高,产品功能更加多样化,使得国内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保持高速率的持续发展。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塑料薄膜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塑料薄膜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塑料薄膜年产量从2014年的1,261.8万吨增至2017年的1,454.3万吨,较高的产品市场需求与大量的资本注入是2014年至2017年塑料薄膜年产量上涨的主要原因;2018年,在环保政策趋严、行业标准提高和监督处罚力度加重的影响下,塑料薄膜产量下滑至1,180.4万吨;2019年出现明显回升,2020年产量略有下滑,为1,503万吨。随着塑料薄膜制造企业对新政策的逐步适应、产业结构的陆续升级、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以及产品种类的多样化,未来塑料薄膜年产量预计将会持续稳定增长。
塑料包装是指以高分子树脂为主要材料,在增塑剂、发泡剂、稳定剂等添加剂的帮助下,通过吸塑、注塑、吹塑、挤出等成型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包装、收纳、保护、缓冲、隔离等用途的塑料制品。塑料包装可分为塑料包装膜、塑料编织品、包装箱及容器、泡沫塑料和包装片材等。由于具有方便流通、保护商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等优点,塑料包装制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是包装材料中占比第二高的品类,仅次于纸包装。
塑料包装行业是全球性的、持续发展壮大的产业。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现代商业、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包装产业迅速在全球崛起。由于具备保护商品、便于流通、方便消费、促进销售和提升附加值等多重功能,包装产品在现代社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商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挤出聚乙烯薄膜复合到金属箔上作为阻隔性包装材料,也包括在金属箔片基材上的加工技术,由于箔片材料很薄,且阻隔性很好,所以,当时就认为高阻隔工业已经形成。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不少聚合物生产商,开始把用于包装的阻隔性薄膜材料投放市场。当时,这种材料的加工方法都是采用聚烯烃材料作为粘接剂把类似的聚合物薄膜复合成多层结构的薄膜。
在高阻隔包装产业发展初期,消费者的要求是市场发展的第一要素,但成本问题也是这种新材料开发中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开发出的包装产品一方面需要达到消费者对食品保鲜等的要求,另一方面也
要满足生产者成本可控、有利可图的目的。要使聚合物包装达到替代金属罐、玻璃瓶或其他硬包装的目的,必须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阻隔包装材料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开发利用,主要包括:(1)PVDC,即聚偏氯乙烯,其制成的薄膜透明性、印刷性、耐化学性好,相对密度大,具备较好的化学阻隔性能和极低的透水和透氧性能,且比聚氯乙烯更坚韧、抗冲击强度更高;(2)EVOH,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其最突出的特性是能提供对O2、CO2或N等气体的高阻隔性能,使其在包装中能充分提供保香和保质作用;(3)PA,即聚酰胺,也叫尼龙,具有透明性好、容易成型、强度高及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挺度的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阻气性和化学稳定性;(4)镀铝或镀无机氧化物薄膜,即在聚烯烃或聚酯等薄膜上线微米厚的铝或无机氧化物,真空镀铝的薄膜不但具有同基材相同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铝箔一样的高阻隔特性,而且薄膜柔软度好,避免了铝箔挠曲龟裂的问题。
同时,加工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高阻隔包装材料的应用,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共挤出技术。共挤出技术是使用数台挤出机分别供给不同的熔融料流,在一个复合机头内汇合共挤出得到多层复合材料的加工过程。利用共挤出技术可以将具有不同性能的材料复合到一起,从而使制品兼具不同材料的优良特性,得到特殊要求的性能和外观,如防氧和防湿的阻隔能力,着色性、保温性、热成型和热粘合能力及强度、刚度、硬度等机械性能。同时,利用共挤出技术可以大幅度降品成本、简化流程及减少设备投资,而且在复合过程中不使用溶剂,基本不产生三废物质,因此被广泛用于高阻隔包装材料的生产。
高阻隔包装材料最初主要应用于食品行业的保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其他行业需求的发掘,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电气(锂电)、食品、医药等行业,并且根据内容物的不同特性,高阻隔包装材料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设备投入和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使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塑料包装细分领域。三、未来展望
公司以南京沪江材料为研发运营总部,以分别位于南京江宁和南京溧水的沪江材料、沪汇包装、沪溧包装三大生产基地为依托,未来还将与全资子公司惠州沪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广东惠州的生产基地形成有效的协同发展,形成华东、华南两大中心的区域化布局。实现在现有主业基础上延伸和拓展,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绿色产品研发能力,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稳抓机遇、克服挑战,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在2024年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于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公司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方向,努力学习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将“新质生产力”纳入公司的发展规划格局当中。
公司管理层将在董事会的带领下,将团结全体员工,落实公司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的增长。
4.公司的质量与环境方针:质量领先、服务顾客、持续改进、增强满意、遵守法规、减少能耗、控制污染、提高环境绩效。
6.公司的行动准则:以自身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工作的高效率来争取公司的高效益,股东的高回报。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主要客户相对集中。虽然公司近几年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对单一客户的依赖逐渐降低,但如果上述主要客户的真实需求下降或转向其他供应商采购相关产品,将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工艺改善等投入,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巩固与加深现有客户的合作;另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开拓新客户、新市场。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塑料粒子、铝箔等,其市场价格与国际大宗商品原油、铝等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公司与主要客户签有带价格联动条款的协议,即约定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可在下一个季度进行产品价格调整。但是,如原材料价格短期出现大幅波动,公司完全消化存在难度,将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持续关注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并调整相应的采购策略。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培养了一批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员工,推动了公司业务的较快发展。如后续行业内竞争对手通过高薪等手段吸引公司重要岗位人才,可能会对公司经营管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与人才流失相关联,公司技术机密也有泄露的风险。公司目前产品、自研设备相关的配方和技术主要掌握在实际控制人手中,并申请了相关专利,但如有关键岗位技术人员转投竞争对手,可能会造成重要技术的流失,并在市场竞争中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完善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各项专业人员的激励和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各类专业人员的成长和晋升机制,提高其工作热情、成就感和获得感,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同时,组织开展各类学术和技术交流,以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不断壮大技术人员和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保持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公司制定了保密制度,并与相关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要求对公司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负有严格的保密义务。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近年来,各级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措施,从各方面加强企业和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作为铝塑复合包装袋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量的废气、固体废弃物。若政府进一步提高本行业的污染物处理和排放要求,可能会增加企业环保设备投入的成本和运行费用,从而对企业经营效益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建立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大环保研发投入、环保设备投入,并持续积累环保技术储备,全面推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应对未来由于环境保护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发展带来的影响。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实际控制人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实施有效控制,对公司稳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对发行人相关事务做出客观理性决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独立董事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由于章育骏家族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股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或其他方式对本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进行不当控制,可能会使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或其他方式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决策、重大人事任免和利润分配等进行不当控制的风险,可能会使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损害。
应对措施:股份公司设立以来,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治理结构,严格按照三会议事规则、《公司章程》等规章制度的规定召集、召开三会。对于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关联方资金往来等重要事项,公司制定了专项管理制度,确立了在公司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的关联股东、关
联董事回避制度,公司还通过选举独立董事,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更好地维护本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按照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规定进行规范的信息披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司的治理,有利于强化对公司规范治理。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1.66%,毛利率水平较高。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内企业可能在销售价格等方面采取激进措施保持市场份额。如果公司被迫应战而下调产品售价,但又未能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附加值或降低生产成本,则将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强产品质量把控,提升产能,拓宽销售,进一步加大产品营销售卖规模;另一方面加强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管控机制,减弱原材料波动对毛利率的过度影响。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报告期内,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享受15%的优惠税率;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公司的出口业务享受出口企业增值税“免、抵、退”税收优惠政策。
未来,若公司不能持续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或国家调整相关税收政策,公司将无法再享受税收优惠,这将会增加公司税负并对公司盈利带来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一方面,为保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公司将持续跟踪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法律法规变化,以及相关税收政策变化,加强研发投入,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申请。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扩大产销规模,改善盈利质量,开源节流,多措并举全力扩大盈利总量。